news 10 p

【李老师专栏】台湾引兴 能说又能行 才是真功夫

文章出处:李兆华 老师 精益企业 2020-06-08

与台湾引兴王庆华董事长的结缘始于2013年,应工业局的邀请,继2000年辅导自行车产业之后,国瑞汽车规划了辅导工具机产业的项目,引兴是第一班三家公司之一。王董是2006年M-team成立时的副会长,长年浸淫于TPM、TPS之中,一到引兴现场即能看出他对实践改善的用心,面对2013年当时已甚高水平的引兴现场,该如何更精进呢?
正好国瑞汽车前总经理原田武彦出版了他在丰田40年,学自大野耐一先生与他自己实践的心得--《流的传承》,先如法泡制吧!
在以下的商周报导中,王董现身说法地说明了其学习与实践心得,让物料与业务如流水般川流不息的概念落实、贯穿于整个经营系统的形象,更是引人入胜。

让产线如流水畅通
「成品在我工厂不会超过两小时」

台湾引兴位于台中大肚山上,是中部工具机聚落的一员,他做的不是工具机,仅仅只是上头的伸缩护罩,那是工具机切削金属时,搜集铁屑以防止飞溅的零件,却做到全球产量第一。

但这家不起眼的零件工厂,却是出了名的精益生产案例,至今有超过1万人次参观。产线如同溪水般持续流动,每个产品都是及时生产、及时交货,董事长王庆华骄傲的说:「同业从投料到成品,是以日为单位,我们是30分钟。成品做好,在我工厂里不会超过两个小时。」

一般工具机业界库存往往占年营收的20%至30%,引兴的库存却只占年营收0.6%,逼近零库存,整间厂房只有一个会议室大小的仓库。

如水一般的行板,是台湾引兴的节奏。但奇特的是,这个工厂没有自动化仓储系统、没有生产条形码,反而是把生产信息手写在广告牌上,每个工作站的天花板上都有呼叫灯,一个流程卡住,上面的呼叫灯就如救护车般开始旋转闪亮,所有人一目了然。

水流必须畅通才有活路,或许王庆华体悟特别深。他出身台中清水佃农之家,王家租的田位在大甲溪下游,旱季的时候水量不足,身为长子的他,10岁不到就得趁着三更半夜去挖通上游其余水田的储水区,让水流畅通到下游来灌溉。

他从小怕鬼,但即使被邻人拿棍子追打,躲进田里差点被蛇咬,也不得不摸黑抢水,因为没有水流、田里稻子就长不好;收成差、就没饭吃。

饥饿的滋味他是尝过的。5岁时,全家人穷到没饭吃,饿了一整天,他走出家门想挖些野菜当食物,邻居好心把他抱到厨房的板凳上喂一碗稀饭,他狼吞虎咽吃完,正打算再伸手要,抬头却迎上父亲严厉的眼神。

同样饿了一天的父亲先对邻居深深一鞠躬,接着打了幼小的他一顿屁股:「人家给你饭吃,你吃到不饿就好,不许吃到饱。」

连吃饱都是奢侈,明明已是1970年代,他家却连电都没有。虽然他从小名列前茅,但一穷二白的家境,让他清楚知道自己没有权利升学。国中毕业典礼当天,同学都在讨论暑假要去哪里玩,他却默默转车又转车,当天下午1点就准时到台中市的工厂报到当学徒。

让错误如清淤排除
「错误今、明不解决,永远不会解决」

他知道,要翻转歹命,只能靠创业。23岁时,他以借来的51万元创业,租了一个18坪的破旧仓库,每次下雨得用5个水桶来接漏水,以工具机的外壳钣金起家,2000年左右他遇到两次客户倒帐事件,一次倒帐数千万元,等同一次赔光约3年盈余。

「传统工厂是这样的:客户订1个月的货,我问他要不要一次订3个月,还帮他打9折。可是客户一倒,客制化产品全部变成废铁。」他意识到传统的生产策略,反而害自己被庞大库存压垮。

他想起1985年头一次出国到日本,在日本钣金同业工厂内看到TPS制度(Toyota Production System,丰田精益生产)的零库存工厂,当时也曾萌生引进自家公司的念头。

「那时觉得『有为者亦若是』,回来就把仓库打掉,以为这样就没地方库存啦,哈哈哈,真蠢。」他自嘲:「零库存其实是个结果,我却把它当成手段。」

国中毕业、黑手出身的他,2006年决心推动精益管理,土法炼钢的第一步,就是将产线逐渐缩短。引兴的产线长度11年来缩短了8成,他举一条产线为例:「这条产线原本是90公尺,我们一缩再缩,现在已经是16公尺。」

他透过动线的调整、机台的配置,缩短产线的长度。但这并非一蹴可几,而是透过不断的尝试与改变:「有时候把机台往这里调一下,动线就不顺,反而变长,我就再调回来。」

生产时间更是浓缩再浓缩,连产品生产及配送也分区,将同区客户的产品,安排在同段时间上线。「同业从投料到成品是以日为单位,我2007年是4小时,花了13年,现在是30分钟。」

看似顺畅的水流,却是靠着不时斩断水流、清除淤积来完成。一般工厂出错,把错误产品丢一边就能继续生产,他却要求整条产线停机至少两小时,把错误产品做到对,才能重开产线。「丢到一旁的错误是无效的错误,今天不解决、明天不解决、永远都不可能解决。」

只要一个环节出错,头顶上的红灯立刻旋转,15秒内产线主管就会到场,人都聚过来搞清楚错误。以前一个零件可能在两个工作站之间躺一天,现在连10分钟都不到。

「我的做法是要把停顿的浪费永远消除,而不是要员工动作加快。」他所做的一切,都是为了要让产品畅通,以最稳定的速度流到该去的地方。

员工规矩也滴水不漏
「不是自动化,是自働化,差别在『人』」

靠着紧密的流程管理,新品开发速度也格外快,他将超过60项的设计参数逻辑化,顾客把数据输入产品自动设计系统,计算机就能把原需两天的设计变成只要45分钟:「有时候跟客户谈完生意,吃个饭,设计已经好了。」

从前客户订1个月的货,为了获利,他想办法卖他3个月的货,庞大库存造成经营危机;现在就算客户订1个月的货,他也会问清楚是哪天要,以日为单位交货。将台湾内销客户串成一条路线,安排固定班次货车,然后根据事先规画好的行驶路线沿路交货,抵达时间还刚好配合客户的生产时程。

因为无仓库,所以无处不是仓库。内销从工作站、货车,外销时甚至连太平洋上的货柜,都是他暂时存放货物的地方,而这些背后,靠的是精密的计算与无数跟客户的实时沟通与调整。

曾有工厂改善顾问对他建议,产线要快,应该要规画无人搬运车以及条形码仓储系统,费用大约需要6千万元,他思考了3天觉得不对劲。

「搬运是丰田生产方式上的7大浪费之一。我产线设计将搬运缩到最短,那我要无人搬运车干嘛?投料到产品缩短到30分钟,我就不需要知道产品15分钟前在哪,扫条形码干嘛?」

他认为,复杂的计算机系统,不如一块随着物料移动的广告牌;多一道扫条形码动作,还不如去加快生产速度。他说:「我们不是自动化,是自働化,差别在『人』。用人的智慧去控制,自働化的出发点是人机和谐、确保质量。」

「人」是工厂成功的主要原因,所以他对员工格外挑剔。新进员工1个月内阵亡率高达7成,原因在于规矩太多。

「你说1个月?太长了!」王庆华笑咪咪纠正我:「受不了的人第1天就会走,顶多忍7天。」

他承认自己是细节狂。员工新生训练数据从怎么吃饭、怎么上厕所开始教起。工厂厕所不落一滴水、餐厅不落一粒米,他规定员工自己带碗:「你不是来捧别人的饭碗,而是捧你自己的饭碗。」

公司电话响3声之内一定要接起来,递名片时的手势、鞠躬幅度,办公室窗帘在每天几点几分要开合到什么角度,他都有规定。工厂内台车若偏离1公分就要被纠正,一份企画书被退10次是常态,台湾引兴36周年庆的5分钟影片被他足足退了20次。

用Google搜寻台湾引兴会看到「很有制度、但太过细节」的评论,而这也是业界对他的普遍评价,甚至有同业形容他「把人训练成机器」。

「他这个人真的吹毛求疵,从生活细节到工厂细节,掌握到滴水不漏,我敢说全世界没人能跟他拼。」认识他三十余年的百德机械董事长谢瑞木摇头直笑:「连我是客户,都说够了够了,不用精准到这样,他还是很坚持。」

人对了,福利如雨落不完
新人流动率超高,但熬过留任率破8成!

密密麻麻的规定导致新进员工如水流,但是熬过3个月后,留任率就超过8成,甚至变成像是一种信仰。

「老公都在抱怨我来这里工作后,回家也要把碗盘摆成直角、洗手间不能有一滴水。」员工笑称:「老板很严,可是他对谁都一样,包括对自己。」

「系统设计好,会自然诱发善与恶,适合的人自然会留下来,不适合的人就会离开。」他宁可花高昂的招募成本,也要挑对人,认为这样可以省下后续的时间成本,因为在超级生产力背后,靠的就是环环相扣的紧密流程管理。

但只要人找对了,他会对员工极为体贴。公司供应员工三餐,因为他看到员工总是为了买早餐赶上班而飞车,担心他们出车祸,干脆连早餐都供应。到职满半年的员工,他跟干部会去家庭访问,了解家庭情况。年轻员工因服兵役而离职,他照样发给三节奖金、生日还寄礼金给员工的母亲……

细节狂老板连列起照顾员工条款,同样细致琐碎,滴滴答答就像雨滴一般落个没完。或许就是靠着水一般无孔不入、无比坚韧的个性,让这个农家孩子,终于在工具机界打出了一片天。

总结

我常对引兴的干部说,若要我说你们有什么缺点,我只能说你们太好学了,虽然因此超越了许多同业,但若有余地好好地思考、消化所学,将可以更精益。

商周的报导中,王董强调了公司经营的特色在于规划了一个容易工作,会流动、灵活的满足顾客短链,与容易团队合作的工作与生活环境,因此人与系统都能生生不息地进化。

这些都不是大道理,只是道法自然,不论行业与规模都可模仿,期待因此有更多愿意造福乡里的企业来加入精益之旅。